创业前期,股东应该如何制定股权分配协议?

随着单打独斗的“老板时代”的结束,如今创业都开始找合伙人,几个人凑些钱,能力各有所长,可以有效提高创业的成功率。可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,创业公司的合伙人如何分配股权、股权如何稀释、谁说了算、怎么退出等等。这些问题本文都将解释说明。
合伙人 图片来源网络
企业确定了合伙人之后,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如何对股权进行合理的分配。
1. 需要解决的两个本质问题。
创业初期,对股权分配进行设计之前必须要解决两个本质问题。其一,如何进行股权分配才能够保障创始人的权益以及其对公司的掌控?其二,如何进行股权分配才能够为公司争取到更多的资源?
在巨大的利益面前,创始团队中的每一个人都会关心自己能够分得多少,而此时无论怎么分都有可能满足不了所有人的期望,原本共同奋战的“战友”或许会因此产生嫌隙,影响到整个团队的安定,不利于公司的继续发展。
股权 图片来源网络
2. 股份具体如何分配。
股权持有方是由创始团队、投资者、顾问以及员工等各方面的人员构成的,所以在股权的分配设计中,此种结构必须要有所保证,这样才能为公司日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。如此一来,公司发展到一定程度后进行融资也好、人才引进也罢,甚至是人才激励等问题都能有所保障。
此外,期权池也是创业者必须事先考虑的事情。所谓期权池,指的是企业预留出一部分的股权给未来要引进的高级人才,这样一来,公司在未来引进的高级人才就不会稀释其他持股人的原始股份。
合伙协议 图片来源网络
3. 制定股权定期绑定的条款
创业团队的加入与离开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,但是持有股份的合伙人若是选择离开,他手中的股份要如何?如果不收回,等到公司价值得以实现的时候他又前来分得一杯羹怎么办?如果收回,在没有相关规定的情况下拒不交还怎么办? 这就需要制定股权定期绑定的相关条款,规定所有人都必须达到一定的服务期限才能够获得股权。
4. 合伙人的工资与股权
在创业初期,创业企业会遇到种种困难。为了渡过难关,创始团队中有的合伙人会选择不要工资或是只要很少的工资,而有的合伙人因为没有其他任何的经济来源必须拿工资,所以在分配股份时前者获得的股份会比后者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