股份认购的定义是什么?以及股份认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

什么是股份认购?
股份认购,又称“股票认购”。是指按公司章程筹集公司资本时对公司发行股票的认购。
认购主要在公司成立时的筹资和增发股份时进行,就公司设立时股票认购而言,因筹资方式不同又可分为二种:
(1)设立认股,又称发起设立认股。指公司设立时发起人必须自行认足第一次发行的股份,不另向社会募集。每个发起人认购的股份数在发起人之间的契约上确定。发起通常应按认足的股数缴足股款,不能分期缴纳。股款可用现金支付,也可用其他动产不动产作价抵缴股款。
股份认购合同图片来源网络
(2)募集认购,即招股设立时的股票认购。发起人只在第一次发行股份时认购部分股份,其余则向社会公开招募,
但一般规定发起人至少必须认购第一次发行股份总数的1/3或1/4,向社会招股,应由发起人订立招募章程,并载明公司名称、设立目的,股份总额及每股金额、发起人认股数、公开招募的股数及募足的期限等,投资者一旦认购股份,应在认购书上填写认购的股数、金额等。
股份认购合同图片来源网络
股份认购需要注意哪些?
股权是股东在初创公司中的投资份额,即股权比例,股权比例的大小,直接影响股东对公司的话语权和控制权,也是股东从公司获得经济利益,并参与公司经营管理的权利以及分红比例的依据。股权虽然不能完全等同于所有权,但它是所有权的核心内容。享有股权的投资人是财产的所有者。股权不能离开法人财产权而单独存在,法人财产权也不能离开股权而单独存在。
股份认购合同图片来源网络
1.股东会或其他股东的决议或意见。
2.对前置审批程序的关注,一些股权转让合同还要涉及到主管部门的批准,如国有股权、或外资企业股权转让等。
3.受让人应认真分析受让股权所在公司的经营状况及财务状况.
4.明晰股权结构,受让方应当通过审阅转让股权的股东所在公司的公司章程、营业执照、税务登记证等等。